English 今天是
       
网站首页 > 资讯 > 协会工作

《中国潜水救捞行业协会潜水自律管理办法》解读

2025-08-08 16:21:04 中国潜水救捞行业协会 阅读

《中国潜水救捞行业协会潜水自律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于2025年7月6日经协会四届一次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自2025年8月1日起施行。现将《办法》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修订背景与目的

2025年,交通运输部修订了《职业潜水员体格检查要求》(GB 20827-2025)、应急管理部发布了有关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近年来,协会修订了《潜水及水下作业通用规则(第2版)》、发布了《工程潜水员潜龄自律管理办法》等文件,需要对相关内容进行更新修订。近年来,协会在保障潜水员职业健康安全、提升潜水员年审效率、发展潜水培训相关业务、降低会员单位生产经营压力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将一些成熟经验和务实举措一并写入《办法》,以此推动行业高质量健康发展。

二、修订过程

协会于2025年5月20日向全体会员、各分支(代表)机构及有关专家在协会官网、公众号等平台发布了《关于征集修订<中国潜水打捞行业协会潜水自律管理办法>意见建议的通知》,同时协会培训部有针对性地征求了部分会员单位、专家的修订意见进行修订完善。6月下旬,协会秘书处召开内部会议讨论修改形成审议稿。7月6日,经协会第四届常务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

三、重点内容

(一)强化潜水员职业健康保障。在原有规定的基础上,新增了三条内容:一是依据现行的《劳动法》《职业病防治法》有关要求,明确“潜水服务机构按国家有关法律要求组织潜水员进行体格检查,建立健康档案,有效预防潜水事故和潜水职业病。”二是总结两届协会潜水员日活动经验,将协会第二届潜水员日《呵护潜水员职业健康安全的宣言》有关内容写入《办法》,即“潜水服务机构应在协会‘潜水员日’开展‘弘扬职业精神,保障职业权益’活动”。三是总结潜水员专属个人意外伤害险的实践经验,明确“工程类潜水员应购买潜水员专属个人意外伤害保险,鼓励潜水服务机构按雇佣潜水员时长给予相应比例的保险费补贴。”例如,某企业临时招聘一名潜水员工作43天(不足月按整月计算),企业支付给潜水员2个月的保险费补贴。这样既能减轻潜水员个人保费负担,也能避免企业不合理的保费支出。

(二)明确潜水人员培训条件。根据国家新发布的《职业潜水员体格检查要求》(GB 20827-2025)规定,对潜水人员条件进行了规范。一是将潜水员从业年龄由原先的55周岁延长至60周岁。二是明确了执行《职业潜水员体格检查要求》(GB 20827-2025)的人员范围。三是潜水人员培训要求和适任条件应满足协会的有关标准规定。“有关标准”包括协会修订发布的《潜水及水下作业通用规则》及各类潜水培训团体标准。

(三)突出了提效减负务实措施。主要是对原办法第四章证书及其有效性进行了大幅度修改。一是删除了潜水员证书五年有效期的要求,将利用信息化手段实时查询电子证书有效性的成熟做法写入本《办法》。即本章第十七条“协会官网证书查询系统为潜水人员证书有效性的唯一查询平台。”二是将潜水员提交体检报告的提前时限由3个月调整为1个月;体检报告合格的,在原有效期的基础上延长1年。旨在贯彻《职业潜水员体格检查要求》(GB 20827-2025)有关要求,提高协会职能部门工作效率,为潜水服务机构和潜水员减负。三是针对潜水员从业年龄延长至60周岁的实际,明确“潜水证书失效1年以上,需恢复有效性的,应到潜水培训机构完成不少于2天的理论及实操复训考核,由培训机构向协会出具潜水能力证明,提交本人1年以内的体检报告。”四是对水下焊接与切割证书延续有效性的复训要求做了规范。按照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及相关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要求,明确“水下焊接与切割员每3年进行1次不少于8学时的复训,以保持证书有效性;连续从事本工种10年以上,未发生水下焊接、切割事故的,复训周期延长至6年1次。”五是对水下检测员保持证书有效性的条件进行了明确,即“水下检测员每年应向协会证书管理系统提交不少于5次或5小时的水下检测作业证明,证书有效期自动延后1年;连续2年未能提交证明的,应到培训机构进行必要的考核评估。”

通过上述一系列措施,在保证潜水员专业技能水平不下降的同时,为潜水服务机构和潜水员降本增效,扩大潜水专业技术人才规模,适应行业高质量发展形势和需求。需要强调的是,专业技术复训内容以有关法律法规更新修订内容、本工种安全生产事故案例、技能水平考核评估为主。如果有关工种出现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相关培训机构应及时向协会申请修改相关团体标准,开展增项培训。

(四)明确非工程潜水自律管理制度建设主体。按照谁主导、谁负责、谁管理的原则,明确旅游潜水分会、公共安全与应急救援分会自行制定相应自律管理制度,报协会批准后执行。


中国潜水打捞协会版权所有  ©2003-2025 www.cdsca.org.cn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4378号